老师给学生的5个暑期建议,很实用!
研学
这个暑假不妨换个角度看家乡,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,历史文脉。
把视线由远方拉回眼前,从“发现家乡”开始,以文化历史为主线,探寻家乡背后的故事……
搜集整理家乡的历史文化,制定一条特殊的研学路线,追寻家乡历史上的名人古迹,与他们一道重走家乡路。
这样的研学更加厚重,搜集整理家乡文化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家乡历史,增进对家乡的热爱。
可以是影视类的,比如《肖申克的救赎》《阿甘正传》《海蒂和爷爷》《楚门的世界》《寻梦环游记》等,这些经典影片诠释了信念的力量,对责任的坚守、温暖的亲情、突围的力量……给予精神以滋养,豁达心胸,打开格局。
可以是综艺类的,央视出品的《典籍里的中国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“活”起来。《国宝档案》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,了解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文明。《经典咏流传》旧词新唱,当诗词邂逅歌词,当经典碰撞流行,激活了古代诗词之美,唱响了中华文化之悠远。
除此之外还有《朗读者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“字”从遇见你》等,这些精彩绝伦的节目,带着中华历史文化,穿越千年迎面走来,足够震撼。
从学校到社会需要的是一次体验。
假期可以参加一次社会公益,转换角色通过实践去感知社会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充实内心,让自我价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。
适合中学生的公益活动有很多:敬老院做义工,陪老人聊天,帮忙照顾老人,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员,为环保工人送“清凉”活动等,这些公益活动一定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,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。
推开最窄的门,便是最亮的路。
人生的高度是由书本垒起来的,行不了万里路的时候不妨读万卷书。
平日里大家埋头题海,假期不妨书海泛舟,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精彩。
有很多优秀的公众号上推荐有阅读书目,大数据时代只要愿意,很多资源都可以随手取用。
孩子们可以利用暑假先把课本推荐的必读名著读完,既可以为新学期开学提前准备,又都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拓宽视野,提升文学素养。
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泛滥成灾的当下,建议大家通过阅读纸质书籍,感受纸墨飘香的美好与惬意。
这个建议比较直接,一手好字对孩子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。
字如其人,好字让我们终身受用,不仅可以增加试卷的分数,还能修身养性。
练字,也是修心。铺一张素纸,着笔写人生,一撇一捺都潜藏着为人处世的道理。
假期的闲暇之余,不妨练练字。不求多,只求那一刻的静心凝神。
少年的朝气蓬勃也需要习字时的那一份心平气和,横折撇捺间练就好的审美,好的才情,静水方可流深,笔走游龙间练就宠辱不惊的开阔心境。
盛夏七月,草木生长。提前规划暑假生活,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成长。八月未央,浓夏晕染之时,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。